我终于知道百英寸的电视评测为啥那么少了。别说大家在线下难看到真机,光是凑齐这四台,就费了老鼻子劲了。
我也突然理解了,为啥我们上一期横评,那么多人呼唤我们要看百英寸电视的对比。
你想想,买这个尺寸的电视,毕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如果不满意退货又要费时费力。大部分人选购前一定会非常谨慎,买到屋子里既然不动了,那我就希望一步到位,买预算里边能选到最好的。
因此,我们就做了这期百英寸电视的对比。
– 我们发现了面板的大料 –
就当我们把目前主流电视汇总在一起,然后按照流程一台台做测试的时候,我们发现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。
同样是巨幕电视,98 英寸面板跟 100 英寸面板对于画质的影响,可能要比分区背光的数量、调校跟芯片都要大很多。
这个结论虽然很爆炸,但是也非常的得罪品牌方。
所以今天我们虽然凑齐了几台电视,从万元到两万、五万基本都拿到了。但是这期我们不针对具体型号和厂家,而是单独讨论 98 和 100 吋,哪个面板的效果好,以及 IPS、VA 对于显示效果上到底有什么区别。
我们这期也不用担心被举报下架了,我们也可以尽可能的放开膀子,跟大家分享下我们发现的一些有趣的结论。
至于具体型号推荐和画质对比,也别着急,我们会单独另作一期。希望大家一键三连!
– 100 和 98 大了多少?有啥区别?-
首先回答大家第一个问题,为啥都是巨幕电视,为啥会有 98 英寸和 100 英寸,两者的差距在哪里。
首先我们先看尺寸差异,毕竟差了两英寸嘛。如果换做实际的显示面积,相当于是差了 0.1 平方米,但如果换算成两个的百分比,大约是 3.96%。
这 3.96% 影响有多大呢?无论是我们自己实际去搬运测试,还是看真机放在两边左右去对比,区别真的非常非常的小。
相比画面大小的差异,其实两台电视放在一块,更明显的是两者的边框差异。
98 英寸面板的边框或者黑边,实际上要更窄一些,实测面板边框厚度只有 6.7mm,而 100 英寸是 8.5mm。对于这么大电视来说,窄边框带来的 “高级感” 会更加明显一些。
当然了,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 98、100,但市面上这些巨幕电视的面板厂商并不一样。
面板是一个很大的生意,所以不同电视品牌对不同面板厂之间也是有更深度的合作关系的。我们汇总了一张表,这里面的规律其实很简单。
98 英寸其实分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个阵营,这俩分别是 IPS 和 VA 两个路线,都是国内品牌比较贵的机型在用。而海外大牌里,虽然今年索尼没有更新这个尺寸,但是过去三星和索尼也基本都是用华星的 98 英寸的 HVA 面板。
100 英寸,主要是京东方和惠科,用的也都是 VA 的面板,基本上都用在中低端(不好意思不好意思),用在 8000 到 2 万的入门巨幕电视上。
所以当时我们做完这个表格,就隐约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啥猫腻:为啥贵的都选 98,便宜的都选 100 英寸,这里的面板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区别呢?
/ 面板实际对比
从产线来说,100 英寸是来自 8.6 代线的切割,而 98 都是来自 8.5 代线。
虽然数码圈有个不成文的定律「数字大,就好」,但实际上两代线主要还是切割的玻璃大小上的区别,数字大真不一定管用。
面板显示行业都属于一个半导体行业,所以跟芯片一样,经常就会有台积电的纳米制程数字,虽然不领先,但就是要比隔壁家的三星好那么一点点。
所以,我们还是得去看这两款面板的实际对比。
这次我们选的机型里,刚好就是 98 英寸和 100 英寸两种 VA,我们就发现,两者的差距还真有点大。
这里面先插一个小科普,大家非常在意的电视的画质,其实影响它的维度是比较多的,比如说厂家调校以及分区数量。
那剩下就是面板了,那其中呢,面板跟面板之间的差异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对比度:显示同一个画面中,画面暗部细节,这非常影响实际观感的体验。
2.可视角度:在不同角度下,面板的颜色跟亮度都会发生一些变化。那面板越大,那实际我们观看的时候,可视角度这个影响就会越大一些。
3.面板液晶的响应时间:这个对于玩游戏,去看一些体育赛事的话,就会影响到我们面板显示画面的时候的一个拖影。
根据行业里的规律来说,VA 面板的对比度要更高,可视角和响应时间要比 IPS 差。
为啥我们说这次发现了大瓜呢?就是我们实在是没想到,同样是 VA 面板,100 的 VA 和 98 的 HVA 之间的差距竟然也很大。
98 英寸的 HVA,对比度实测接近 7000:1,而 100 英寸 VA 的只有 5000:1。差 2000,区别能有多大呢?
如果我们只看正面的显示效果的话,那 98 英寸确实有领先,但确实没有那么明显。
不过现在电视行业,都已经进入到 Mini LED 背光时代了,随着一颗颗灯珠一起引入的,就会带来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问题 —— 光晕。
那实际上面板的对比度越低,其实光晕就会越明显。大家能看出这个画面中,谁的光晕更明显吗?
客观的说好像区别不大对不对,7000:1 的光晕并没有更好。但实际上,左边这台电视的分区,只有 2500 左右,而右边这台 5000:1 对比度的,实际上有 4000 个以上的分区。
但光晕表现上,无论是这里的飘带,还是这里的建筑群,98 英寸这个对比度更高,但是分区数量更少的电视的表现力,其实要更好一点。
这个结论就很吓人了,也就说分区数量哪怕翻了一倍,可能都抹不平,面板在对比度上的一个差距。
在可视角上,如果只看数据,其实两者的差别并不大。100 英寸在色彩的偏差上,甚至要更好一点。但是有另外一个参数很重要的,就是对比度其实也会随着不同角度下进行衰减。
从刚才那个画面其实大家就可以意识到,对比度越高,其实对于电视的光晕的遮盖效果,就会更好一点。
那当我们去看一个足够大的 98,或者 100 英寸电视的时候,哪怕我们正着看,你的眼睛稍往左边或右边瞟一下,其实就相当于你在侧着看。
而因为 98 英寸初始的对比度足够高,所以各个角度,它全程的衰减,都要比 100 英寸要更好一点。
因此,在不小心看到一些边角的光晕的时候,98 英寸的表现也会要好很多。
至于响应时间,二者倒是没多少差距。
综合这三个维度比完之后,我们终于理解为啥索尼和三星都会在自家的高端上选择 98 英寸的 HVA 了。
单就对比度和可视角度,哪怕升级了更高的分区背光,可能也很难弥补两者面板在对比度上的一个差距。
曾几何时,我们会听到一个说法,就是进口面板会更好。但是现在,随着国内工业实力的大进步,如果真的要在 100 英寸,或者 98 英寸的巨幕电视里面来看的话,国产的 98 英寸面板还真的会更好一些。
– 98 IPS VS 98 VA –
好,那既然 98 英寸面板会更好,但回到刚刚那张表就会发现,同样 98 还有 IPS 和 VA 两种技术路线。
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,多年前的电视卖场,销售总是拿手指头狂戳电视屏,然后绘声绘色的告诉你,这软屏就是不行,一定要买硬屏。
难道硬屏真的就更好?哎,还真不是。
/ 光晕
这,是两台电视的实拍。
相信我们,这真的是同价位差不多配置的两台旗舰电视。98 的 VA 屏在这里展现出了碾压级的优势。
还记得上面说的,光晕呢,是要靠高对比度才能给它遮盖住的,这恰好戳在了 IPS 的软肋上。
IPS 其实这几年在对比度上已经有一些提升了,但依然只能做到 1700:1,所以光是很难完全遮盖住的,画面一定是会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的,一定是会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的。甚至这里的电影上下两条黑边,都变成了 “灰边”。
而我们再看这个 98 英寸的 VA,哪怕我们故意把相机曝光拉高,都不一定看的出光晕。
这个差距,确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大一些。
/ 可视角
而可视角度上,这里理论上是 IPS 的绝对优势项。
但我们实测色彩偏差,IPS 虽然比 VA 好,它并没有达到想象中 IPS 在手机上的那种感觉,画面还会有奇怪的偏红现象。
而在亮度衰减,居然 VA 还反超了可视角度非常有优势的 IPS。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,VA 永远打不过 IPS 的可视角度吗?
我们猜测,由于 IPS 更低的透光率,所以为了弥补亮度差距,厂家不得不在 IPS 面板之后用上更多的增亮膜,最终可视角度自然就会有所的衰退。
再加上大角度下光晕其实会更加的明显,这进一步拉低了在 mini LED 时代,IPS 在电视领域的一个表现。
/ 响应时间
最后我们看一下响应时间,这是 IPS 仅存的最后一个优势项了,实测下来,VA 竟然也领先。
我们一度以为是我们测试出了问题,因此我们反复的跟行业里一些朋友去交流,得到了一个可能性比较高的推测——
就是大尺寸的 IPS 面板为了弥补和 VA 的对比度差距,选择了调整液晶的配方,增加对比度,而相应的,就是牺牲了响应时间的速度。
但最后综合这一切下来,不仅对比度打不过,响应时间也打不过,真的算是有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感觉。
所以综合下来一圈,我感觉咱们这个视频,真的像给我们对面的华星光电,做了个广告。但是声明我们虽然有过技术交流,但真的没有跟他们进行合作。
对比一圈下来之后,我们抛开电视厂家的调校跟分区,其实大家也能比较清楚看出来了:
如果有条件的话,真的在去选择巨幕电视后就优先挑 98 英寸加 HVA 的面板会更靠谱一点。
– 总结 –
其实,大部分人买电视,并不在乎他是 100 还是 98 英寸。
但在这几天的研究下来,我们发现,这小小的两英寸背后,可能差的是一整代工艺的迭代、完全不同的良率和品控。面板的差异随着尺寸的变大,越来越重要。
所以目前大家去选百英寸电视的时候,哪怕我们选择结果没有出来,也优先去选择,面积没有小太多,但是边框窄了一些,以及对比度更高,光影表现更好的 98 英寸 HVA 的一些电视。